以“潍坊诚信”为关键词在天眼查搜索,出现1500多条结果,都是名称中带有“诚信”二字的潍坊市场主体。
将“诚信”写进企业名称,既是对诚信品质的宣示,也是对诚信品质的坚守,可见潍坊人对“诚信”的重视。
这已经不是风筝之乡潍坊第一次靠“信用出圈”了,这也标志着,“信用潍坊”以诚立市、在诚信建设中打造“更好潍坊”城市形象品牌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
从潍水文化底蕴中看诚信
潍坊滨海有一座盐神殿,殿里供奉着的盐神,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管仲。
在《管子·枢言》中,管仲多次提到诚信的重要性,如“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等。
备受孔子赞赏的晏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潍坊人。晏婴认为:大臣“有信于诸侯”是忠于君主的“事君之道”,“诚信于朋友”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与言信”是君主获取臣下支持和拥护的重要条件。
“信”是古代君子必须具备的品德。潍坊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受儒家思想浸润颇深,也给后世留下诚实守信的宝贵传统,重信守诺成为潍坊人乃至山东人“标签化”的品质。
在山东省文明办发布的山东好人榜中,获评“诚实守信类”山东好人的潍坊人大有人在。
如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梦金园金首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潍坊市首批民间艺术大师王忠善,从带着“火枪”推销自己加工的黄金首饰,到成立贵金属纯度检测中心严把纯度关,靠着诚信的理念和口碑,梦金园黄金从昌乐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荣获“中国黄金饰品诚信纯度第一家”的称号。
昌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理事长、乔官镇火山农业产业联盟主席高成德,坚持“诚信经营”理念,在火山产业联盟推行“六统一”保证农产品质量,为昌乐县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合作人物”“全国优秀农民工”“齐鲁乡村之星”“潍坊市劳动模范”“潍坊好人”等荣誉称号。
还有,获得“潍坊市慈善模范人物”“山东省讲诚信讲责任模范人物”等荣誉的企业家李维洪;被评为“寒亭区首届道德模范”“潍坊好人”“山东好人”,并于2013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的女企业家董兴梅;勇于担责,凭着诚实守信的坚定信念,靠勤俭节约,用8年时间还清为朋友担保30多万元借款的乡村教师张守兴……他们都是用实际行动诠释“诚信”含金量的平凡人,是诚信潍坊建设的见证者。
信用建设推动营商环境主动求变
潍坊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果显著。
2018年,潍坊成功创建为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21年,潍坊成功创建为山东省首批企业信用管理试点城市。2023年8月,诸城市成功获批国家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青州、寿光、安丘、临朐四个县市也都是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
信用之风浸润全城,各类信用主体和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满意度持续提升,这当然与市委、市政府对信用潍坊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务实举措密不可分。
比如,潍坊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两书同达”举措,即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附带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书,实现了信息公示与信用修复的有效衔接。
此举不仅有助于失信主体迅速了解并执行信用修复政策,降低因不了解而导致权益受限的风险,而且可以鼓励企业及时主动改正失信行为,有效降低行政处罚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影响,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经济活力。
潍坊大胆创新,推出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的改革措施,彻底解决企业在上市、融资、招投标等诸多环节面临的开具证明难题。
通过建立统一公共信用报告系统,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企业无需繁琐地辗转于多个政府部门之间,只需在线操作即可快速获取标准化的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政府提高了行政效率,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推动了整个城市营商环境主动求变。
政务服务方面,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运用信用承诺工具,允许企业在暂不具备全部申请材料的情况下,签署信用承诺书先行办理业务,让企业不在为“跑手续”而操心。
通过推进六类信用承诺全面落地,包括审批替代型、容缺受理型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了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显著提升了企业及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信用赋能营商环境方面,潍坊借助信用体系的建设和深化应用,不仅促进了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的增强和失信成本的降低,也大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和企业运营效率。
“信用+”为城市发展赋能增效
信用体系建设,是政府的事,也是企业的事,更是关系到全市市民工作生活的大事。
让市民群众重视诚信的基础工作,需要让信用信息变得“可查、可奖、可用”。实现这一点,需要靠信用信息平台来实现数据归集和应用。目前,潍坊已实现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通过优化信用信息归集链路,实现与省层面“总对总”数据回流和全市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截至目前,累计信息归集量近10亿条,覆盖全市147万市场主体、950万自然人,实现了对全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各类注册法人信息全覆盖。
全市113个部门可登录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查询使用信用记录、信用预警。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实施信用联动奖惩查询10万余次。
信用的重要性,通过“信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为市民群众工作生活“赋能”得到了完美体现。
在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推行“信用+金融”,积极组织全市37.5万家中小微企业注册入驻地方“信易贷”平台,助推银企高效对接,获得信用贷款272.8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强化信用服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通过实施“信用+”工程,践行“美德+信用+网格”的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力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让守信激励普惠更多市民。
良好的信用环境不仅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的基础,更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已为潍坊信用城市建设的实践所证明。
近悦远来,以信为基。更好潍坊,将以诚立市,以更完善、更扎实的信用体系构建属于潍坊人自己的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