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诸城市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引领,以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为途径,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不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以“建”为主的基础阶段,走向以“用”为主的应用阶段,助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一是推行“信用+”审批工作机制。将信用嵌入信用承诺制、依托诸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在政务服务审批受理环节对申请人的信用情况进行核实查询,信用等级A级及以上守信市民,享受“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激励措施,信用等级高的守信市民,在同等条件下,实行优先受理、快速审批。
二是丰富“信易+”守信激励。出台《诸城市自然人“信易+”守信联合激励工程实施方案》《诸城市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信易+”应用场景清单》,引导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在行政审批、信贷融资、评先评优、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不断拓展和丰富“信易+”激励场景,推动信用惠民便企融入各个领域。
三是聚焦“信用+”监管。将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列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事项,明确信用监管工作的重点任务事项,在60多个重点行业领域出台信用监管制度,监管部门把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对监管对象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动态监管、精准监管的重要依据,实施差异化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诚信模范市场主体实施非请勿扰,对守信市场主体无事不扰,让严重失信市场主体时时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