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资源交易办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改进服务方式、规范交易运作,深入开展数据赋能工程,着力打造阳光 透明、规范高效、智能智慧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全领域、全流程“不见面”交易,助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 有序发展。
一是前期手续“全程网办”。深挖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推动“全流程 电子化”向“全过程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项目备案、分包、场地预约、发布招标文件和招标公告等前期手续全部网上办理。投标企业可依托电子营业执照新功能,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描电子营业执照相关程序,即可办理相关交易事项。目前,已累计为各方交易主体提 供不见面办理服务 200 余件,全力提速招投标工作。
二是着力推进“开标不见面”。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优势,依托“不见面开标系统”,实现线上开标、远程竞标,投标人“居家”就能在线解密投标文件、查看开标结果、确认开标记录。目前,进场项目全部采取“不见面”方式组织,平均每个项目节约成本500元以上。
三是精心打造“数字见证室”。创新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服务模式,打造“数字见证室”,工作人员可通过数字见证室内显示屏全方位掌握评标情况,并与评标区实时互联互通,有效预防评标过程中人为干预、信息泄露等风险,确保评标专家独立、公正地开展评标活动。
四是多方发力“便民惠企”。积极推行以电子保函替代投标保证金服务,投标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网上投保,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可减免保证金缴纳比例,目前已办理电子保函 26 笔,减少企业资金占用 500 万元。同时,实现与信用山东平台联合奖惩数据对接,开标时间缩短至 5 分 钟,交易提速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