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6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中大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起草的《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设与管理要求》国家标准研讨会召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房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教授级高工沈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韩福荣、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学术委员会主任林钧跃、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周莉主任、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社会信用研究室副主任江洲、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尚伟龙、中大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竹盛、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刘永红主任等专家和起草组成员、企业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周莉主任主持会议。
该标准研制工作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起草组先后召开多次研讨会,在标准草案稿的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自2022年4月1日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周莉主任详细介绍了标准的研制背景、总体思路和工作计划。她指出,《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设与管理要求》是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 2021 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1]23 号)立项的《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设规范》国家标准,在研制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符合信用体系建设中对人员信用档案的建设和应用的需求,经多方征询业内专家意见,在档案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档案管理的技术内容,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为了使标准名称与技术内容更加贴合,在形成征求意见稿的时候将标准名称修改为《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设与管理要求》。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社会信用研究室副主任江洲代表标准起草组,重点介绍了标准研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理由和依据、标准编制主要技术内容,并对多次研讨会中专家代表意见汇总处理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标准研讨会推选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房庆主持,与会专家和起草组成员先后发言,围绕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和修改建议。会后,标准起草组将结合本次会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完善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早日形成标准送审稿。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标准研讨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上海驭麟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爱信诺征信有限公司、上海倍通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日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链上信用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福建源恒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武汉太初道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云评众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想名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兆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新疆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图木舒克市巨纳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新疆广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国富通企业征信有限公司、福建博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袋妈(北京)托育有限公司、北京中联国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起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建立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设与管理要求国家标准,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98号)中提出的建立14类职业人群个人信用档案的要求,形成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画像,有利于用人单位和服务对象等主体便捷地了解其信用状况并进行相关决策;有利于建立与形成对职业失信行为的长效约束机制,提升从业人员职业责任感;更有利于行业和社会信用环境的优化,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基础性工程。本标准的制定对规范和促进我国各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