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信用】讯为创新事业单位监管方式、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高密市委编办积极探索,不断优化信用监管工作方法,提升事业单位监管效能。
一是下好“制度棋”,完善配套政策文件。出台信用星级管理实施办法,严格落实《高密市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等文件精神,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印发《高密市事业单位信用星级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将信用建设列为星级管理评选的首项内容,包括宗旨和业务范围执行情况、登记管理信息公开情况、年度报告公示情况、《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管理使用情况、印章及标牌管理使用情况、执业许可、从业资格情况等评选项,评选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单位,对三星级以下事业单位实行重点监管,适当增加监管频次,促进整改提升。
二是下好“规范棋”,发挥日常约束作用。积极开展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将事业单位抽取比例由10%提高到12%,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业务开展及职责履行情况等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切实摸清事业单位依法履职和规范运行情况,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反馈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公开通报抽查结果,以便部门单位及社会公众知晓事业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运行管理情况、遵纪守法情况等。
三是下好“组合棋”,凝聚事业单位监管合力。修订《高密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求18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加强对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使用和管理,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对事业单位的履职行为进行评分,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构建联合奖惩机制,确保提高信用监管水平。同时定期将事业单位信用监管情况通报给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在信用等级评定、绩效考核等各项工作中,及时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征集事业单位在诚信建设及相关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作为对事业单位评价的重要依据。